SINCE 1998
機械配件及零部件、橡塑制品、精密鍛造件、工程機械配件、汽車配件
萊州市萊索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萊州市金城,注冊資金5000萬元,總資產1.8億元,占地11.5萬平方米,擁有年產精密鍛造件10萬噸生產能力,擁有現代化精密鍛造生產流水線15條,設備380多臺套。
公司主導業務為精密鍛造件、橡塑制品、軍工產品、高速機車配件等四大類產品的生產加工。企業曾獲得“中國百強福利企業”、“山東省優秀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萊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萊索”牌機械配件獲“山東省知名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配套產品”、山東省“3.15名優商品”優秀獎。產品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國際鍛造展覽會、中國國際金屬成型展覽會“優質鍛件獎”,主要為軍工企業、高鐵企業及韓國珍晟、斗山、現代,日本東碧、小松、竹內,意大利ITM等客戶配套。企業充分發揮自身鍛造技術優勢,對機械用精鍛零部件實現了國產化供應,連續多年被大宇重工評為優秀配套企業、竹內評為優秀供應商。
萊索公司現為煙臺市綠色工廠,系中國鍛造協會及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會員單位,生產工藝低碳節能,環保設施齊全,生產過程對周邊環境沒有影響,無環境污染事件發生。企業具有多年精密鍛造及加工生產經驗,研發創新技術力量雄厚,尤其近幾年著重安全生產和職工的職業衛生健康,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措施健全,勞動防護設施完善,無重大安全事故和群體事件發生。
近年來,公司同國內有關科研院所合作,在吸收日本、德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研發,鍛造技術、材料管理、調質技術、熱處理技術已通過國際權威日立建機、小松制作所和日本神鋼認證,部分產品現在已經替代進口產品,推動了進口機械裝備國產化。先后參與國家《鍛造機械安全技術規范》、《橡膠履帶》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參與、國家行業標準《輪式工程機械制動系統和轉向系統 術語》的制定。
企業現有發明專利12件,實用新型專利51件,軟著10件。現為“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第七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煙臺市高鐵動車組底座精密鍛件研發與應用工程實驗室”,企業通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2018職業健康安全權利體系、GJB9001C-2017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ISO50001:2018能源管理體系、DCMM數據管理2級認證。
2024年,企業獲山東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和煙臺企業科協試點建設單位稱號。“特種履帶”項目獲第七屆山東省科技工作者大賽二等獎和第六屆煙臺市市長工業設計優秀獎,“工程機械鏈軌節精密鍛造精切關鍵技術”獲第八屆山東省科技工作者大賽入圍獎和煙臺市職工創新創效三等獎。公司的設備維修一班曾獲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創新班組。
企業文化
企業使命
為客戶、員工、股東、社會創造價值
企業愿景
打造行業,細分行業
經營理念
誠信為本,創新發展
質量方針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企業廠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品牌定位
打造中國鍛造行業品牌
企業人才觀
因才適用,人盡其才
核心價值觀
包容、關愛、感恩、奉獻
領導致辭
二十幾年來,萊索公司始終堅持為客戶、員工、股東、社會創造價值的使命,本著誠信為本,創新發展的經營理念,圍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質量方針,秉承科技創新理念,以高科技為核心,發揮現有資源優勢,提升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創新產品,加快科技進步,一手抓質量,一手抓市場,使企業逐步向國際化發展。在不斷創新研發的同時,務求做到吸收各家所長,創新發展自我,把技術作為企業的一大亮點,努力把打造中國鍛造行業品牌,把萊索建設成為產、銷、研等高新技術為一體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營企業。
同時,萊索始終把社會責任作為公司戰略的高度,力所能及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
發展歷程
萊索公司始建于1998年7月,企業前身是集體企業萊州市索具廠和萊州市礦山橡塑配件廠。2002年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投資3000萬元建設總廠精密鍛造廠區,2008年投資5000萬元,建設新廠區鏈軌節生產線。公司1998年主要以加工摩托車配件為主,2000年后逐漸轉產生產工程機械配件--四輪一帶產品,主打產品為支重輪,2009年產品進一步深化,生產精密鍛造鏈軌節,2013年起依鏈軌節產品為紐帶,將產業發展重心向基礎技術和關鍵功能部件產品領域轉移。
萊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建設,企業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生產單一的摩托車配件,發展成為摩托車、汽車、工程機械、礦山機械、機車配件等多品種、多方位的產品系列格局;設備有原來的315T摩擦壓力機,提升為4000T熱模鍛壓力機2臺,2500T電動螺旋、熱模鍛壓力機多臺,產量從當初設計年產5000T的生產能力,發展成為50000T的生產能力。經營市場實現了從單一國內市場經營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經營的轉變。逐步形成了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開放式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精密鍛造行業的新起之星。